隨着北部都會區逐步成型,除了基建與房屋規劃外,教育資源的提升亦成為政府策略重點之一。從中小學新校建設,到備受矚目的「北都大學教育城」與國際學校引入,北部都會區正積極構建一個適合學習與家庭成長的社區。
北區新校網配套落實,家庭置業信心提升
政府已公布,首批位於古洞北與粉嶺北的新小學預計將於 2027 年落成,每校設有 30 班課室。此舉配合區內 7 萬多個新住戶未來入伙,有望紓緩校網壓力。教育局強調,將會根據住宅發展節奏「適時辦校」,確保新界北居民可享就近入學機會,避免因「學童來源不足」導致殺校風險。
洪水橋/厦村新發展區同樣預留充足校地,長遠將建成 12 間中學及 12 間小學,服務超過 21 萬新增人口。這些規劃顯示,北都不僅適合投資,更適合家庭長居。
北都大學教育城:未來人才搖籃
備受關注的「北都大學城」目前已預留約 90 公頃土地,涵蓋洪水橋、新田、牛潭尾等地段。政府正邀請本地與海外大學提交合作意向,並預計 2026 年公布《發展綱要》。
據悉,已有超過 19 間大專院校表達合作興趣,未來大學城或涵蓋教學、研發、住宿及創科資源共享中心,成為香港推動「教育+產業」融合的試點。這不僅帶動人口與學術人才進駐,也將帶旺周邊住宅與租務需求。
國際學校進駐,吸引專才家庭
為滿足跨境通勤、外籍及內地高端人才的子女教育需求,北部都會區亦已預留地皮作為國際學校用地。教育局表示,支持具質素的國際學校在區內設校,並已分配空置校舍給辦學團體,同時研究在新界北設立寄宿制國際中小學。
長遠而言,這將提升北都的國際教育多元性,為居港外籍家庭與專才子女提供更多選擇,也間接刺激住宅需求,尤其是新田、河上鄉、牛潭尾一帶的高質素村屋與低密度物業。
北區教育帶動社區成長與房產價值
教育配套完善不僅方便居民,更直接影響地區的居住吸引力與投資價值。以北部都會區為例,新校網可吸引年輕家庭提早進駐,減少通勤與教育焦慮;北部都會區大學城將引入大量學生與教研人才,帶旺區內短租需求;國際學校進駐則有助推動中高端住宅及特色租賃市場的發展。
根據房地產顧問高力報告指出,香港在 2028 年學生宿位將出現 12 萬個缺口,北部都會區若能提前佈局學生公寓、寄宿型住宅,將打開一個全新的「教育型投資」市場。
想進一步了解北部都會區?可以參考以下專題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