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部都會區是香港近十年來最具規模的城市規劃,佔地約 300 平方公里,佔香港土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。這項發展藍圖旨在推動產業升級、增加住宅供應、促進跨境合作,並以「南金融、北創科」為核心定位,成為香港未來的經濟與創科重鎮。
北部都會區發展願景與戰略定位
行政長官與官員多次強調,北部都會區不僅是房屋建設計劃,更是香港長遠繁榮穩定的重要引擎。隨着政策推動與基建加速,北都將逐步落實「南金融、北創科」的新格局,進一步鞏固香港與深圳的互補合作。
北部都會區最新進展
① 首批企業進駐河套創科園
河套港深創科園已完成一期基建,今年起有首批科研企業進駐,標誌着園區正式邁入營運階段。預計至 2027 年,整個園區將全面啟用,並結合大學城、醫療與科研設施,成為港深創科合作的旗艦項目。
② 招商推廣與市場推動
北都辦近期推出招商推廣小冊子,向企業與公眾展示發展機遇。重點包括創科園區、口岸經濟帶及土地釋放計劃,目標是吸引龍頭企業和新興創科團隊,推動更多資金與人才落戶北都。
③ 建設提速與基建落實
政府過去幾年透過 精簡法定程序,令造地與建設周期縮短一半。四個新發展區工程已經啟動,包括 洪水橋、古洞北、新田及沙嶺。預計未來將新增 40 萬人口的住宅單位,並同步配合供水、污水處理及交通設施,為區域承載力提供保障。
④ 三大方向全力推進
北都發展目前聚焦三大方向:
- 加快造地:加速土地供應,支撐新市鎮及公營房屋發展。
- 簡化法定程序:推動超過 100 項精簡措施,加快規劃落實。
- 加速產業引入:優先引進創科與物流產業,帶動經濟動能。
⑤ 四大功能分區成形
北部都會區將劃分為四大功能分區,各自承載不同發展任務:
| 功能區 | 主要項目 | 發展目標 |
| 創科走廊 | 新田科技城、河套港深創科園 | 發展科研、生物醫藥、AI、大數據,打造國際創科平台 |
| 口岸商貿帶 | 羅湖、文錦渡口岸重建 | 打造跨境供應鏈與物流樞紐,提升港深合作 |
| 藍綠生態圈 | 紅花嶺自然公園、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 | 平衡發展與保育,推動生態旅遊與康樂活動 |
| 高端專業服務樞紐 | 新市鎮、教育城、醫療設施 | 吸引專業人才,提升宜居性與城市競爭力 |
對樓市與經濟的影響
隨着基建逐步落成與土地釋放,北都將成為住宅及投資新焦點。新增單位將為年輕人和家庭提供更多選擇,對投資者而言,結合創科產業與跨境交通優勢,潛力巨大。
FAQ
Q1:北部都會區何時完成?
A:分階段至 2035 年,其中河套創科園將於 2027 年 全面啟用,北環線等基建亦會陸續落地。
Q2:北部都會區涵蓋哪些地區?
A:包括 洪水橋、元朗南、古洞北、新田、河套區 等,並連繫七個陸路口岸。
結語
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已進入實質落地階段:企業進駐、基建啟動、政策精簡,配合四大功能區的規劃,將逐步形成一個 融合「居住、創科、商貿、生態」的全新城市藍圖。未來十年,這裡將是香港與大灣區合作的重要平台,也是香港經濟與樓市的增長引擎。
想進一步了解北部都會區?可以參考以下專題: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