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花嶺自然公園——28nts

北部都會區生態保育與發展如何平衡?從紅花嶺自然公園到濕地保護

北部都會區作為香港近年最具規模的發展藍圖之一,涉及廣泛的土地開發、交通基建與住宅供應,同時亦覆蓋大量具生態價值的濕地、農地與郊野地帶。如何在推動城市增長與保育自然資源之間取得平衡,成為整個規劃的關鍵議題。

根據最新資料,北部都會區的生態核心區,包括紅花嶺自然公園、米埔濕地、生態緩衝區及后海灣濕地保育區,政府已明確表示將透過「開發與保育並進」的方式推進區域規劃,強調絕不以破壞環境為代價換取發展。

 

紅花嶺自然公園擴展計劃

作為北部都會區的重點自然資產,紅花嶺自然公園將在原有郊野基礎上擴展範圍,涵蓋更多生態走廊與珍貴物種棲息地。該區毗鄰打鼓嶺與新田一帶,是新界東北重要的天然屏障,未來將結合郊遊路線、教育功能與科研用途,成為具公民參與價值的「城市近郊型生態公園」。

 

生態保育措施與開發節奏協調進行

政府已強調會將濕地保育、原生林地保留、生態補償與土地用途管制列為優先原則,例如:

  • 在新田科技城與洪水橋新市鎮交界設立「生態緩衝帶」
  • 控制沿河建設密度,保留自然排水網絡與生物通道
  • 採用先進的環境影響評估制度(EIA)逐步審批項目

透過「一地一案」制度,令重大基建與土地開發在真正動工前,均需通過嚴格的生態保護審批。

 

住宅供應與環境共存的案例示範

根據規劃署預測,北都未來十年將提供約 57 萬人口居住空間,包括新田科技城、元朗南、牛潭尾、文錦渡等區域。
但這些片區中,濕地與農地佔比甚高,政府因此提出:

    • 在可開發區中設定「綠地比例指標」,每個項目須保留一定面積自然空間
    • 結合綠化屋頂、城市農場、水資源回收等 ESG 設計提升土地使用質素
    • 引導地產商透過設計創新回應保育需求,爭取政策與稅務鼓勵 

生態與經濟協同:打造新型綠色發展模式

北部都會區樓盤的開發目標不只是「建屋建路」,而是打造一個可以永續發展的「城市生態系統」。
這包括:

  • 鼓勵生態旅遊(如紅花嶺遠足徑、濕地導賞)
  • 推動濕地科研合作基地與環境教育中心
  • 提升整體區域的「綠色城市印象」以吸引國際資金、企業及人才進駐

這種「發展與保育共贏」的思維,將成為北部都會區與過去新市鎮最大分野。

 

想進一步了解北部都會區?可以參考以下專題:

📍 北部都會區概覽 | 🏘️ 樓盤一覽 | 🏢 屋苑專頁 (新界東VS 新界西)  

🚆 交通基建 | 🏗️ 房屋拓展 |💡 創科發展 |🌱 生態保育 | 📊 北區資訊

 

 

樓盤推介

 黃金置頂盤

昇薈 9座 高層 D室

昇薈是東涌市中心的大型住宅屋苑,鄰近迎東邨及映灣園,與機場及港珠澳大橋口岸遙遙相對,單位可享海景或山景,景色怡人。昇薈由南豐集團與保利置業合作發展,屬東涌填海區的一大屋苑。

2 1 671
租 $2.4萬 @$36
 黃金置頂盤

盈翠半島 1期 3座 低層 E室

港鐵青衣站上蓋物業盈翠半島是青衣指標屋苑,前臨藍巴勒海峽,部份單位飽覽藍巴勒海峽或中環維港景致,美景盡入眼簾。發展商為長江實業、和記黃埔及中信泰富。

3 675
售 $1,000萬 @$14,815
 黃金置頂盤

雲滙 1期 6座 高層 B2室

低密度私人住宅項目雲匯位於大埔白石角科進路12號,鄰近吐露港公路,部分高層單位可望吐露港海景。雲匯環境清幽,不乏租客及上車客追捧。發展商為新鴻基地產。

3 1 646
售 $848萬 @$13,127

比较房源

比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