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部都會區發展不僅是土地規劃項目,更是香港產業轉型的契機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布,政府將成立多間「產業園區公司」,以公私營合作(PPP)模式推動招商引資,首批將落戶洪水橋約23公頃用地。
陳茂波表示,園區公司將由政府主導產業方向,確保招商與經濟策略一致。首筆撥款需經立法會審批,並設有董事局監管,以保障財政透明度與問責制度。他形容,這些園區公司將是「政府牽頭、企業共建」的新模式。
政府同時推出「優惠政策包」,涵蓋直接批地、優惠地價、資助及稅務減免等措施,重點吸引高增值產業落戶,包括人工智能、數據科學、醫療健康與生命科技等領域。這些產業不僅能提升香港的科技含量,亦能創造大量專業職位,推動經濟多元化。
甯漢豪補充,發展局將於年底前提交園區公司成立建議,期望明年可正式成立首間北都產業園公司。未來更會於洪水橋鐵路站附近推行「分階段發展」模式,率先落實低密度設施如展銷場或創科展示館,為長遠建設鋪路。
北部都會區施政報告
常見問題(FAQ)
Q1:什麼是「北部都會區園區公司」?
A:「園區公司」是政府為推動北部都會區產業發展而成立的新型機構,採取公私營合作(PPP)模式,由政府主導產業方向,企業負責營運與投資,確保招商與經濟策略一致。
Q2:園區公司將負責哪些工作?
A:園區公司將負責招商引資、產業配套規劃、土地管理與園區營運。同時會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支援,包括地價優惠、稅務安排及基建協調,促進 AI、生命科技、醫療健康等高增值行業落戶。
Q3:首批園區公司會在哪裡成立?
A:首批園區公司預計落戶於洪水橋約23公頃產業用地,並於年底前提交成立建議。該地區將作為北都創科產業試點,預期成為人工智能與醫療科技園,帶動周邊地產與經濟發展。
Q4:「優惠政策包」包括哪些內容?
A:「優惠政策包」由財政司統籌,內容涵蓋直接批地、優惠地價、資助、稅務減免與投資配套等措施。政策將「度身訂造」以配合企業規模與產業特性,吸引具國際競爭力的高增值企業進駐。
Q5:成立園區公司對香港地產與經濟有何影響?
A:園區公司代表北都發展由「規劃階段」邁入「產業實行階段」,對地產與創科市場均具正面影響。未來洪水橋、新田及古洞區可望形成創科與商業物業雙核心,帶動工商地價及專業職位需求上升,成為北都經濟增長的新引擎。
想進一步了解北部都會區?可以參考以下專題:
📍 北部都會區概覽 | 🏘️ 樓盤一覽 | 🏢 屋苑專頁 (新界東VS 新界西)
🚆 交通基建 | 🏗️ 房屋拓展 |💡 創科發展 |🌱 生態保育 | 📊 北區資訊